《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020》重磅发布!新的十年扬帆起航

日期:

2020-01-09

导读

2009-2019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个10年,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成为中国物联网下一个10年的起点。我们现在无法看到10年后的物联网世界,但是,在这个10年的起步期,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发展呈现的诸多特征,或许现在的选择将决定多年后的结果。


《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020》重磅发布!新的十年扬帆起航 


这是物联网智库连续第4年推出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我们依然坚持“从产业关联广度和深度观察、探索物联网如何对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带来影响”的初衷,对过去一年物联网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回顾,将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进行更新,希望业界能够“ 一张图了解物联网产业全貌”。


《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020》重磅发布!新的十年扬帆起航 


2009-2019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个10年,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成为中国物联网下一个10年的起点。我们现在无法看到10年后的物联网世界,但是,在这个10年的起步期,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发展呈现的诸多特征,或许现在的选择将决定多年后的结果。

 


慢热型产业,新型基础设施作用凸显

 

过去的10年,我们看到物联网似乎是一个慢热型的产业。此前,很多知名研究机构都发布了物联网的预测数据,几乎清一色认为到2020年物联网会形成几百亿连接规模和好几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但目前就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没有达到这些机构的预期。

 

当然,慢热型的产业有它的优势。物联网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需要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才有存在的意义。国民经济的很多行业有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决策周期和项目周期都很长,新的技术大规模渗透其中谈何容易?但是只要各行业开始拥抱物联网,发现物联网带来数字化转型中的好处,发现收益大于成本时,这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给物联网产业带来持续的收益。

 

201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是一个最新的定位。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代表什么?它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乘数效应和撬动效应的,很大程度上是带动GDP、就业发展的重要设施。

《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020》重磅发布!新的十年扬帆起航 

图 1 物联网平台数量(来源:IoT Analytics)

 

新型基础设施,或许不一定是大规模投资的实体设施,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直接为生产经营带来乘数级产出的也具有基础设施的特征。一款广泛使用的轻量级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一种可供大量场景应用的AI算法,这些创新的物联网元素都能够带来产出的数倍增长。下一个10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作用开始显现,物联网本身产业规模值得关注,但物联网化后各行各业相对原来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AIoT不再是探索,而是物联网落地的标配

 

在上一年度的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概述中,我们提出人工智能在经历一个打破炒作、寻求落地的过程,人工智能巨头们开始探索如何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赋能,其中与物联网融合、借助物联网应用落地的渠道是人工智能赋能行业的重要一环。


《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2020》重磅发布!新的十年扬帆起航 

图 2 2016-2025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物联网项目落地过程中都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元素,终端侧、边缘侧和云端的AI能力成为各种物联网应用方案的标准配置,用户也对基于AI的决策意愿越来越强烈。AIoT已经不再是各参与方探索的方案,未来没有融入AI能力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I给外界的印象是“高高在上”的前沿技术,并非每个行业都可以使用。当AI成为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标配时,就需要更加接地气,近年来兴起的“普惠AI”正是推动所有行业和用户都能用得起、用得好AI。在“普惠AI”的推动下,AI能力就像当前的云计算一样,可以按需使用、按需付费,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都是AIoT的融合方案。

 

当然,物联网的落地不仅仅在与AI的融合,也在不断吸收各种最新前沿技术的进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方案。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带来最新的洞察、信任机制,但这些技术的发展也和AI一样最终要为各行各业赋能,与物联网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落地渠道。同时,与AI一样,它们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高端技术,也是需要形成能让大部分用户用得起、用得好的普惠型方案,最终也可能成为物联网方案中的标配。

 


通信技术进展基本覆盖所有场景需求

 

一方面,扩大连接范围,连接未连接的物。我们看到,过去2年中,商业卫星成为一个热门领域,而商业卫星也不仅仅是秀技术,还需要对各行业进行赋能,因此卫星物联网也是落地的一个重要渠道。卫星物联网将物联网通信能力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甚至森林、海洋、沙漠等无人区也可以实现物联网的连接。同时,其他物联网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其极限能力,并推进与天基物联网融合的进程。例如,NB-IoT已经实现了海洋区域超过100公里的传输距离,大大扩展了NB-IoT业务范围;3GPP R16版本已研究了5G空口与非地面网络的融合,而在近期会议上确定了5G R17的演进方向,其中包括研究NB-IoT/eMTC与非地面网络的集成。各种技术的融合,形成支持物联网接入的“空天地”网络统一格局,让所有未连接的物有了连接的机会。

 

另一方面,增强专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技术的能力。在2015年前,物联网所用的通信技术更多还是借助原有人与人通信的网络,缺乏针对物联网特征进行专门的设置。2015年后,NB-IoT、LoRa等专用于物联网的广域网络技术开始标准化,WiFi、蓝牙等局域网络技术推出更新版本,针对物联网特征专门进行更新,在功耗、速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提升。随着5G的商用,绝大多数广域网络场景都有了对应的通信技术的支撑,加上WiFi 6和新版BLE标准的发布,局域和广域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能力获得明显增强。各种通信技术的融合,基本上覆盖了物联网所有场景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

 

不过,通信技术虽然覆盖几乎所有场景的需求,但不代表所有场景中设备的连接都是非常便捷和畅通的。不同主流厂商有各自生态系统、蜂窝网络具有不同地域码号特征等问题,阻碍了物联网设备便捷连接。针对这一问题,业界开展各种努力,例如近期苹果、谷歌、亚马逊以及Zigbee联盟联手打造一个新的智能家居标准,该项目已经以 “IP 互联家庭计划”(CHIP)的名义上线,将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和云服务之间的通信,并为设备认证定义一套特定的基于IP的联网技术;又如,面对蜂窝物联网漫游和跨区域连接的问题,全球多家厂商正在推进基于eSIM的物联网连接。

 


产业政策的明晰依然是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

 

在上一年度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中,我们认为过去一年是物联网监管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宽松环境将被此后的有序监管所替代,这也是开启物联网技术方案落地验证所必须做好的制度建设。2019年,一个最为典型的事件是工信部发布52号公告,针对非授权频谱微功率设备的监管政策靴子落地,监管政策的明晰,一方面体现出监管机构科学决策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也让大量物联网企业有法可依。


自主可控、国产替代也是国家针对科技领域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态度,物联网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态度的影响。我们看到,今年来涌现出大量国产物联网芯片和软件平台厂商,除了市场化本身驱动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一轮科技产业政策红利。


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毕竟物联网已经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开始实质性落地,伴随而来的是产业安全的考虑。在有序监管理念下,关于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法规也将成为产业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

 


传统行业自发创新驱动越来越明显

 

得益于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等理念的传播,传统行业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始自发探索各类创新的方式,物联网就是其创新的重要工具。在自发创新驱动下,物联网在各行业应用的普及速度会越来越快。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国家电网公司于2019年初提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一规划并非对物联网碎片化的应用,而是通过物联网以及相关技术,对国家电网进行深刻的变革。作为一个拥有超大体量且对国民经济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体,国家电网拥抱物联网,开启了垂直行业规模化应用的先河,具有非常明显的示范效应。

 

2019年8月8日,物联网智库正式成立挚物AIoT研究院,作为物联网智库专门的产业研究和咨询机构,持续开展产业跟踪。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一版本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图谱,对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企业和机构继续进行调研,对原有图谱中细分内容进行调整,基本上反映出物联网产业生态最新状况。我们仍然希望一张图能够大致呈现物联网产业生态全貌,并敬献给读者。



文章较长,阅读完整文章请点击:

https://www.sohu.com/a/365889631_160923